为什么不加盟共享经济行业?
-
工作在深圳的李先生拥有几台便携式移动电源,但这些移动电源最终都在角落里蒙上了灰尘。对于像他这样的中国年轻人来说,给移动电源充电需要时间,随身携带会带来很多不便。然而得益于席卷全国的大量可共享商品,为很多人带来了方便,人们也很高兴接受共享。
-
-
在国内空手出门是常态。只需要将手机带上,就能够轻松自在地生活,这种方便不仅仅是购物,还可以让您共享自行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和共享充电宝。
-
出于文化或历史原因,中国人比西方人更乐意分享。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只有43%的美国人愿意分享,而在中国,这一数字高达94%。
-
在过去的几年中,该行业中一些有前途的初创企业(例如共享自行车先驱ofo)遭遇了破产,在投资者心中埋下了怀疑的种子。国内市场已被泡沫恐惧症吞没,共享经济泡沫似乎已经破裂,造成了一些损失,这些损失悄悄地改变了整个行业,同时也迫使共享经济走向成熟。
-
李先生的手机屏幕现在看起来非常简单。他通过手机就可以获得出租车和自行车,通过app获得订单,通过微信和支付宝就可以租用移动电源,并通过一些平台出租了他公寓中空置的房间。
-
01
共享经济一切正常
-
事实证明有一个陈腐的激励名言是正确的——“没什么能杀死我们,却使我们变得更强大”。告别ofo和一群较小的令人沮丧的共享企业同时,在滴滴打车和美团的支持下,共享自行车的发展势头强劲,补充了依赖数据的生态系统。
-
这些公司正在获得更多的信心。这并不是共享创业公司初期浪潮中空虚的自负,而是应得的。在前几年的动荡时期,像美团和滴滴出行这样的依赖共享的公司积累了大量用户数据和运营经验。
-
02
追求利润
-
成熟的迹象之一是价格飞涨。共享自行车运营商今年初将收费翻了一番,这丝毫没有引起公众的惊讶。共享充电宝运营商也做了同样的操作,将使用费从每小时1-2元提高到了3-4元。情况很简单,市场已经成熟,是时候挣取利润了。过去,打车和外卖也采用了相同的策略。这些供应商一直提供极其便宜的服务,直到他们积累了可观的用户基础,从而使他们能够提高价格,并最终从过于依赖其产品而无法因金钱问题而放弃他们的客户中获利。共享充电宝在这里特别有趣。对于高运营成本的自行车共享企业来说,提高价格和缩小损失至关重要,但在廉价便携式充电器的世界中复制这种模式并不紧迫。
-
曾有一家共享公司的内部人士说,他们的业务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揭示了一种清晰的获利方式。价格上涨将使这些公司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巩固和增强自己的行业地位。
-
03
越来越懒惰的人群
-
对共享经济持怀疑态度的人总是渴望指出共享经济是没用的。从长远来看,购买自行车或移动电源无疑会更便宜,那么为什么人们会选择花更多的钱去买自己没有的东西吗?
-
然而答案非常尴尬。因为拥有一辆自行车并不困难,但它很容易被盗,并且需要地方来存放或停到指定的停车位,并且您不能在公共交通工具携带它(列如地铁)。移动电源本身也是一件繁琐的事情。您可能会不慎丢失它,当它电量耗尽或不再需要它时,您会怎么做。更多人宁愿轻装上阵,因为他知道他几乎可以在城市的任何地方找到共享充电宝。
-
正如以前发生过的许多次一样,专家们高估了消费者的实用主义,并严重低估了他们的懒惰。共享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一大宣言,它使人们几乎可以用智能手机解决任何常规问题。毕竟,正如一位一位学者指出的那样,在人们放弃钱包和钥匙的时候,你还会期望他们携带移动电源吗?
-
年轻人站在共享经济的最前沿。他们更加灵活,对价格敏感,并且精通运用,因此更愿意在公共场合使用共享商品,既省钱又省力。更不用说国内移动支付的激增,使网络空间成为各种交易的理想场所,并创造了无数的创业机会。